大闸蟹产业:从小众珍馐到餐桌主流产业升级新篇章
在中国,大闸蟹曾一度被视为高端餐饮领域的专享美食,然而近年来,随着产业规模的扩大、养殖技术的进步和消费观念的转变,大闸蟹已逐渐走出小众圈子,成功迈向餐桌主流。本文将深度剖析这一传统产业如何实现华丽转身,并前瞻其未来发展蓝图。
时间:2017.09.14 浏览:19137次
白露刚过,热气未消。这盛夏的小龙虾势头正弱下去时,渐凉的秋风却勾回了不少人久违的食欲,拷问着现代人脆弱的理智:啊,夜深人静,更想吃东西了,既然入秋了,当然就要吃蟹,一两秋膘,不敌一两蟹膏——更何况吃蟹又不会胖!如此想着,舌喉生津。
秋天是属于吃货的季节,日本人把秋季称为“食欲之秋”,意外地要比中国人熟悉的“收获的季节”更直白。象征丰收的金色也不只是谷物的颜色,也像蒸熟的蟹壳。
从古至今,中国人就对这种长相奇特生物情有独钟。周礼•庖人》中就记载过“青州之蟹胥”。胥,古字本义之一就是“蟹酱”,把蟹子剁成末,再腌成酱,抹在煮熟的块肉上,岂不美哉!《晋书•毕卓传》还写道“右手持酒杯,左手持蟹螯,拍浮酒船中,便足了一生矣!”苏东坡更是说得简单粗暴:“不识庐山辜负目,不食螃蟹辜负腹。”到了现在,即便是寻常百姓家里,也会腌制蟹酱,配以面食,寡淡的清汤瞬间变得鲜香浓郁,旧时帝王将相才吃得上的珍馐也成了民间美味。
古时的文人雅士,更是把吃蟹饮酒当成一种风雅之事。苏轼有诗云“不到庐山辜负目,不食螃蟹辜负腹”。黄庭坚咏蟹,诗云:“一腹金相玉质,两螯明月秋江。”表现出蟹的美味与诗意,已属上乘。但还是李渔说得妙对吃货的口味“蟹之鲜而肥,甘而腻,白似玉而黄似金,已造色、香、味三者之至极,更无一物可以上之。”连红楼梦中也有品蟹,作诗的桥段。关于蟹确实一直在中国的美食中,占着重要的地位。
每年佳节都卖断货的蟹礼,今年记得早点买起来!蟹状元原1998型礼卡仅售999元;原728型礼卡仅售399元!具体请致电:400-861-5777。